欢迎访问《现代免疫学》官方网站,今天是

本期目录

2023年, 第4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3-09-30
  

  • 全选
    |
    论著
  • 纪海茹, 孔令伟, 曹胜
    现代免疫学. 2023, 43(5): 361-3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 Cat D)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并通过shRNA技术沉默Cat D,探讨该分子对骨肉瘤细胞MG63和U2OS增殖、凋亡及侵袭的作用和机制。构建sh-Cat D质粒及阴性对照质粒sh-NC并转染至骨肉瘤细胞MG63和U2OS中,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at D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和EdU荧光染色实验检测骨肉瘤细胞的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FACS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及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相较健康人成骨细胞hFOB,Cat D在骨肉瘤细胞中的表达显著升高,尤其是MG63和U2OS细胞中Cat D的高表达均显著(均P<0.001)。与sh-NC组相比,Cat D沉默显著抑制MG63和U2OS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均P<0.001)。与sh-NC组相比,Cat D沉默通过上调Bax表达和下调Bcl-2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均P<0.001)。同时,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sh-NC组相比,Cat D沉默显著降低肿瘤细胞Akt和mTOR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P<0.001)。此外,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Wortmannin,渥曼青霉素)可增强Cat D沉默对肿瘤细胞凋亡和侵袭的影响,而Akt/mTOR通路激动剂(740 Y-P)可逆转上述影响(均P<0.001)。由此,Cat D在骨肉瘤细胞中高表达,沉默Cat D可以通过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上调骨肉瘤细胞的凋亡活性并抑制细胞生长,提示Cat D可能成为骨肉瘤的潜在治疗靶点。
  • 聂颖, 王丹, 乔静, 张领领, 邵会, 徐辉甫
    现代免疫学. 2023, 43(5): 370-3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经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 TrkB)-Ca2+信号影响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的分子机制,应用卵白蛋白(ovalbumin, OVA)建立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进行肺泡灌洗液(broncho 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性改变并测定气道壁厚度;ELISA检测BALF、血清、肺组织中BDNF水平;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检测肺组织中BDNF、TrkB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瞬时转染技术将BDNF小干扰RNA(si-BDNF)和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 PKC)小干扰RNA(si-PKC)转染入被分离的哮喘模型组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沉默BDNF和PKC的表达,比色法测定肺组织细胞中Ca2+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哮喘模型组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P<0.05),单核细胞显著减少(P<0.05);肺组织中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且气道壁变厚(P<0.05);BALF、血清和肺组织中BDN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中BDNF、TrkB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肺组织细胞中Ca2+水平上调(P<0.01), 抑制BDNF和PKC后肺组织细胞中Ca2+水平下调(P<0.05)。该研究提示,BDNF可能通过激活下游PKC信号通路使肺组织Ca2+水平增加,血管收缩,进而参与哮喘气道高反应的形成。
  • 刘爽, 郭冉, 苏新云, 杨文平, 周玉法
    现代免疫学. 2023, 43(5): 376-3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miR-30b-5p靶向淋巴样特异性解旋酶(helicase lymphoid-specific,HELLS)对肺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miR-30b-5p和HELLS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表型的关系;将体外培养的A549和Calu-3细胞分为miR-NC组(转染miR-NC)、miR-30b-5p组(转染miR-30b-5p)、miR-30b-5p+HELLS组(转染miR-30b-5p和HELLS),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miR-30b-5p和HELLS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核蛋白抗原Ki67、HELLS蛋白的表达,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克隆形成试验检测各组细胞克隆形成数,FACS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验证miR-30b-5p与HELLS的靶向关系;建立肺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分为miR-NC组、miR-30b-5p组,记录裸鼠肿瘤体积、质量,免疫组化分析2组移植瘤Ki67蛋白表达。结果显示,GEO2R和TCGA数据库分析表明,miR-30b-5p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期、N分期、复发和预后有关(P<0.05)。HELLS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TNM分期、肿瘤分级、预后和生存期有关(P<0.05)。在A549和Calu-3细胞中,与miR-NC组比较,miR-30b-5p组miR-30b-5p表达量、G0/G1期细胞数、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S期细胞数、HELLS mRNA水平及Ki67、HELLS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miR-30b-5p组比较,miR-30b-5p+HELLS组G0/G1期细胞数、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S期细胞数及Ki67、HELLS蛋白水平增加(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表明,miR-30b-5p可靶向调控HELLS。与miR-NC组比较,miR-30b-5p组裸鼠移植瘤体积、质量及Ki67水平降低(P<0.05)。该研究提示,miR-30b-5p可靶向负调控HELLS的表达,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 贾晨露, 徐海燕, 何小舟, 徐仁方
    现代免疫学. 2023, 43(5): 386-3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人B细胞激活因子(B cell activating factor belonging to the TNF family, BAFF)及BAFF受体(BAFF-receptor, BAFF-R)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与肾移植的相关性,随机选取肾移植受者310例和健康体检对照者51例,采集抗凝外周血和血清。选取5个BAFF/BAFF-R SNP, 以Taqman qRT-PCR进行基因分型。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提示基因型分布具有群体代表性。以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90 mL/(min·1.73 m2)为临界值,将肾移植受者分为eGFR正常组和异常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杂合遗传模型下BAFF rs9514828 CT基因型携带者移植肾功能异常概率比其他基因型携带者显著升高(OR=1.597,95%CI 1.012~2.519, P<0.05),与血清可溶性BAFF(soluble BAFF, sBAFF)水平和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 PRA)阳性率无显著相关性。其余4个SNP基因型在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aploview 4.0软件分析显示,BAFF rs16972194、rs9514828、rs16972197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单倍体分析显示,单倍体“GCG”携带者移植肾功能正常概率显著升高(OR=0.381,95%CI 0.156~0.931, P<0.05)。该研究提示,对肾移植受者来说,BAFF rs9514828 CT基因型可能是移植肾功能异常的风险因素,单倍体GCG可能是移植肾功能正常的保护因素。
  • 王思微, 邓莉, 牛韵婷, 张婷婷, 王思源
    现代免疫学. 2023, 43(5): 393-3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检测病毒性肺炎患儿CD8+T细胞的分子标志物和不同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判断疾病状态下机体的免疫功能,选取65例病毒性肺炎患儿和49例健康体检儿童,应用FACS检测CD8+CD38+、CD8+CD28+、CD8+PD-1+、CD8+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 3,Tim-3)+T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百分比,应用流式微球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 CBA)检测IL-2、IL-4、IL-6、IL-10、IL-17A、TNF-α、IFN-γ细胞因子的水平,并分析具有不同表面标志物的CD8+T细胞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病毒性肺炎组患儿的CD8+CD38+、CD8+CD28+、CD8+PD-1+、CD8+Tim-3+T细胞比例升高(P<0.05),IL-2、IL-4、IL-6、TNF-α、IFN-γ水平升高(P<0.05),IL-10水平降低(P=0.028);CD8+CD38+T细胞比例与IL-2、IL-4、IL-6、IL-17A、IFN-γ水平呈正相关(P<0.05);CD8+CD28+T细胞比例与IL-10、IFN-γ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IL-2、IL-4、IL-6水平呈负相关(P<0.05);CD8+PD-1+T细胞比例与IL-4、IL-6、IL-17A、TNF-α、IFN-γ水平呈正相关(P<0.05);CD8+Tim-3+T细胞比例与IL-2、IL-4、IL-6、TNF-α、IFN-γ水平呈正相关(P<0.05)。不同病毒感染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该研究提示,病毒性肺炎患儿存在免疫活化与抑制的紊乱状态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异常,综合检测患儿免疫指标可以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

  • 郑璐, 张玥, 裴蕴锋, 王杜平, 岳婵娟, 顾锋, 牛国平, 陈永强
    现代免疫学. 2023, 43(5): 400-4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临床利用多重微球流式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因子结果的准确性,收集临床患者的外周血标本,比较血清、血浆、不同保存条件以及干扰物质对12种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L-17、IFN-γ、IFN-α和TNF-α)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血浆和血清中IFN-α、TNF-α、IL-1β、IL-2、IL-4、IL-5、IL-10、IL-12p70和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6和IL-8在血清中的水平显著高于血浆(P<0.05);EDTA-K2抗凝全血在4 ℃保存24 h对部分细胞因子浓度有一定影响,而离心获得的血浆在4 ℃保存48 h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检测过程中微球丢失或微球荧光信号异常增强的血浆标本经小鼠免疫球蛋白预处理后,检测信号与分析结果均恢复正常。该研究提示,临床检测细胞因子建议采用EDTA-K2抗凝的血浆标本,且细胞因子在4 ℃保存24 h较稳定;对于检测过程中出现微球丢失或荧光信号异常增强的标本,采用小鼠免疫球蛋白进行预处理是有效的解决方法。
  • 裴晓萌, 王静, 魏治静, 吴萌
    现代免疫学. 2023, 43(5): 406-4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制一种人IL-6荧光免疫层析检测试剂卡,用于IL-6分子的临床快速检测,并且研制一种重组表达人IL-6蛋白作为IL-6检测试剂卡的标准品。首先获得人IL-6基因序列,经密码子优化后连接到表达载体pET30a,然后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诱导表达。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 IPTG)诱导后,得到可溶性表达的IL-6蛋白。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和超滤,得到重组人IL-6蛋白。基于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及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微球制备IL-6荧光免疫层析检测试剂卡。经性能评估,试剂卡的空白限为5.2 pg/mL,变异系数在7.34%~11.11%之间,重复性较好;回收率在96.3%~107.2%之间;试剂卡37 ℃放置6周稳定性较好,与常见竞争物无交叉反应,参考值范围0~9.0 pg/mL;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ECLIA)比较临床样本检测结果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r值为0.965。综上,研制的IL-6重组蛋白具有较高的纯度及浓度,可作为试剂盒检测的标准品;制备的IL-6定量检测试剂卡性能可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且具有简便、快捷等优点。
  • 张丽姣, 花茂方, 孟茜, 王雷雷, 姚军
    现代免疫学. 2023, 43(5): 413-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分化群56(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56,CD56)、分化群107a(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07a, CD107a)和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 NKG2D)在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患者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EM发生发展过程中NK细胞数量及毒性的变化和其中关联,收集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40例卵巢型EM患者在位内膜、异位子宫内膜以及10例健康人子宫内膜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CD56、CD107a和NKG2D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程度。结果显示,卵巢型EM患者CD56、CD107a和NKG2D的表达强度显著低于健康女性(均P<0.01),异位内膜组织CD56、CD107a和NKG2D表达强度低于其在位内膜(均P<0.01),且CD56、CD107a和NKG2D表达程度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均P<0.01)。由此,卵巢型EM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中存在CD56、CD107a和NKG2D的表达下调,并且与病变程度存在一定的关联,提示异位子宫内膜可能是通过NKG2D途径降低NK细胞的数量及毒性,进而诱导局部的免疫逃逸。
  • 综述
  • 夏睿雪, 雷绘敏, 周斌兵, 朱亮
    现代免疫学. 2023, 43(5): 417-4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肿瘤免疫疗法的出现改变了许多肿瘤的治疗格局,是肿瘤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虽然其在一些肿瘤类型中显示出良好疗效,然而,总体反应率仍然偏低,因此需要开发新型的免疫治疗药物及治疗策略。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细胞的一大特征,肿瘤微环境中免疫代谢的复杂性是影响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靶向免疫代谢可以减少免疫抑制,增强抗肿瘤免疫,提高现有肿瘤免疫疗法的疗效甚至克服耐药。文章综述了靶向肿瘤免疫代谢途径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靶向糖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和脂质代谢等,为开发免疫代谢靶向治疗潜力,寻找新靶点提供新思路。
  • 刘怡, 李忠玉
    现代免疫学. 2023, 43(5): 423-4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胞内寄生菌在宿主细胞内长期定植与存活,其增殖离不开宿主环境,目前多数胞内寄生菌在宿主细胞中的感染增殖机制仍不非常清楚。新近研究表明,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 ncRNA)能介导病原体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胞内寄生菌在感染宿主细胞后引起宿主细胞胞核和胞浆多种ncRNA的差异表达,调控宿主细胞的生长与代谢,促进自身的感染与增殖。该文对宿主细胞中ncRNA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伤寒沙门菌、衣原体、布鲁氏菌以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LM)等常见胞内寄生菌细胞内感染增殖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简要综述,为胞内寄生菌致病机制的研究以及临床治疗开创新思路。
  • 吕雪, 王素敏, 马娜, 孙亚星, 张哲, 冯百岁
    现代免疫学. 2023, 43(5): 429-4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维得利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抗整合素α4β7单克隆抗体,在传统的认知中具有很高的肠道选择性,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大部分都局限在肠道内。在人源化小鼠模型中,维得利珠单抗会阻断T细胞向炎症肠道组织的转运。因此,阻止T细胞转运到肠道,被认为是维得利珠单抗减轻肠道炎症的主要作用机制。然而,随着维得利珠单抗的广泛应用,其对除肠道以外机体其他系统的影响也时有报道,同时其作用的细胞亚群也不再局限于T细胞。维得利珠单抗对IBD患者肠道内的固有免疫细胞以及B细胞也有作用。此外,维得利珠单抗还可能用于治疗与肠内疾病活动相关的一些肠外表现(extra-intestinal manifestation, EIM),如周围关节炎和结节性红斑。该文总结了维得利珠单抗对IBD患者各系统的影响,以期帮助全面认识维得利珠单抗的作用机制。
  • 戴梦璘, 李昕蓉, 刘洋, 傅勤为, 张勤修
    现代免疫学. 2023, 43(5): 434-4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人体内最重要的APC, DC是变应性鼻炎免疫应答环节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围绕DC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研究发展迅速。DC是连接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桥梁”,它与多种共刺激分子、黏附分子、T细胞和B细胞的相互作用影响着变应性鼻炎的免疫应答。该文就DC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它与多种免疫分子对变应性鼻炎的影响,它在鼻黏膜中对变应性鼻炎的调节作用,及与它相关的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法等方面展开综述。
  • 刘杰, 贺樟平, 吴移谋
    现代免疫学. 2023, 43(5): 439-4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 NET)在17年前被发现,其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不可估量。NET是由组蛋白和胞质颗粒蛋白组成的胞外DNA纤维,被认为是抵抗病原体入侵的天然免疫屏障,可以捕获病原体,降解细菌毒力因子并杀死细菌,对真菌、病毒和寄生虫均有一定的防御作用。此外,NET的过度形成可能导致一系列疾病,且携带的蛋白质也可损害组织。该文主要就NET在抗病原体感染、病原体对NET的免疫逃逸,以及NET的两面性作一综述。
  • 赵楠楠, 王暖, 尹丽, 宋花蕾
    现代免疫学. 2023, 43(5): 444-4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MSC)具有免疫抑制性,可通过调节各类免疫细胞反应,达到治疗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目的。T细胞可识别多种病原体、肿瘤细胞,介导免疫反应并维持机体的免疫记忆和自我耐受。同时,T细胞也是多种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驱动因素。不同亚群T细胞在免疫反应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MSC通过表面分子以及分泌可溶性因子与T细胞建立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相互作用后产生抑制或促进效应。一方面,MSC介导抑制T细胞增殖的免疫效应,以达到免疫抑制作用。另一方面,MSC通过调节各类T细胞亚群分化纠正促炎因子(如IFN-γ、TNF-α)与抑炎因子(如IL-10)之间的失衡。文章就MSC调节各类T细胞亚群分化的机制展开综述。
  • 简讯
  • 《现代免疫学》编辑部
    现代免疫学. 2023, 43(5): 4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