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现代免疫学》官方网站,今天是

本期目录

2017年, 第3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7-07-30
  

  • 全选
    |
    论著
  • 程慧茹,侯君艺,侯亚菲,等
    现代免疫学. 2017, 37(4): 265-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Elmo1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 NET)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分别提取WT小鼠和Elmo1敲除小鼠的中性粒细胞后,用PMA诱导NET形成。运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NET的形成进行观察,用多功能酶标仪读取荧光强度值并进行定量分析。为了进一步探索Elmo1调节NET形成的分子机制,我们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了NET形成过程中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包括p38和Akt。结果发现,Elmo1敲除的条件下,NET的形成明显减少。同时,在Elmo1敲除小鼠的中性粒细胞中,PMA诱发的p38和Akt的激活也显著降低。抑制p38、Akt后,WT和Elmo1敲除型小鼠之间NET形成的差异消失。说明Elmo1通过p38和Akt参与上调NET的形成。上述结果提示Elmo1参与上调NET形成。
  • 侯君艺,程慧茹,侯亚菲,等
    现代免疫学. 2017, 37(4): 271-2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探讨Elmo1对PMA刺激的中性粒细胞产生ROS的调控作用。分离WT(Elmo1+/+)和Elmo1-/-小鼠骨髓来源的中性粒细胞后,FACS法检测中性粒细胞的纯度。用PMA刺激中性粒细胞,通过分子探针标记检测ROS的产量,利用亲和沉淀GTP-Rac的方法研究Rac的激活情况,进而探索Elmo1对ROS和Rac活性的影响以及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小鼠中性粒细胞表面标志物Gr-1和CD11b的双阳性率高达90%以上。PMA刺激后,Elmo1-/-小鼠中性粒细胞ROS的产量明显低于WT(P < 0.05),且Rac1和Rac2的激活程度也显著弱于WT(P < 0.05)。使用Rac抑制剂后,Elmo1+/+和Elmo1-/-的中性粒细胞ROS产量之间的差异消失了。以上结果揭示了Elmo1通过激活Rac促进中性粒细胞产生ROS。
  • 李龙梅,冯继红,泮红飞,等
    现代免疫学. 2017, 37(4): 277-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miR-581对结直肠癌SW620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首先,用miR-581 mimics转染SW620细胞作为实验组(miR-581),用对照组mimics转染SW620细胞作为对照组(vector);用qRT-PCR检测2组细胞中miR-581的mRNA表达水平;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2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2组细胞中MMP-1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中miR-58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 0.05);划痕实验显示实验组细胞划痕愈合率较对照组减慢(P < 0.05),transwell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较对照组细胞穿膜细胞数减少(P < 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实验组MMP-1和MMP-9的表达都较对照组降低(P < 0.05)。以上结果提示miR-581可以抑制SW620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 黄施倩,张双艳,许从峰
    现代免疫学. 2017, 37(4): 282-2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泛素-蛋白酶体蛋白降解系统是细胞内调控蛋白更新的重要机制,E3泛素连接酶是介导蛋白泛素化修饰的关键分子,可参与调控包括肿瘤发生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E3泛素连接酶RNF216是否可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 WT和RNF216基因缺陷型(RNF216-/-)小鼠,使用EO771乳腺癌细胞建立乳腺癌移植瘤模型,观察乳腺癌细胞在小鼠中的成瘤情况,以明确RNF216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乳腺癌细胞EO771在RNF216-/-小鼠中的成瘤情况和WT小鼠相比显著减小,而且存活率明显升高;腹腔注射CpG可抑制肿瘤的生长,在RNF216-/-小鼠中的抑瘤效果则显著增强。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乳腺癌细胞EO771移植瘤小鼠模型中,和WT小鼠相比,CpG刺激RNF216-/-小鼠可显著诱导TNF-α、IFN-γ、IL-6等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而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不显著,这提示RNF216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参与Th1型应答调控。可见,RNF216可通过调控Th1型免疫应答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 龚玉芳,刘峰,袁海花,等
    现代免疫学. 2017, 37(4): 287-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通过PCR方法扩增含EF1a启动子的DNA片段,利用同源重组酶将该DNA片段整合到pGreenPuro-shRNA慢病毒载体CMV启动子下游,获得新的多启动子慢病毒载体pGreenPuro-Dual。同时,在改造的慢病毒载体的CMV启动子下游插入鼠源anti-CD19-CAR片段,并在H1启动子下游EcoRI和BamHI酶切位点之间插入PD-1 shRNA片段,重组获得pGreenPuro-Dual/anti-CD19-CAR/shRNA PD-1慢病毒载体,重组质粒与2个辅助质粒共转染HEK293FT细胞包装重组慢病毒颗粒。利用包装病毒感染HEK293T细胞后,荧光观察病毒感染效率,并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anti-CD19-CAR以及PD-1的表达。结果显示表达anti-CD19-CAR以及shRNA PD-1的重组慢病毒成功感染了HEK293T细胞,鼠源anti-CD19-CAR成功表达,同时PD-1蛋白被有效沉默。
  • 吴婷,吴江,程文婧,等
    现代免疫学. 2017, 37(4): 294-3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miRNA-467b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中对炎性T细胞浸润的影响,我们首先采用real-time PCR及FACS方法检测EAE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中CXCR3、CCR5、CCR2、CCR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在MOG反应性T细胞中过表达miRNA-467b,FACS方法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XCR3、CCR6的表达变化,并进一步通过Boyden小室(transwell实验)的方法,体外观察miRNA-467b对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发现,EAE小鼠脾脏中CCR5、CCR2、CCR6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在MOG特异性的T细胞中过表达miRNA-467b后,可降低Th1表面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减少Th1向transwell板下室中的迁移,提示miRNA-467b可以通过影响细胞的迁移进而调节EAE的疾病进程。
  • 饶桂华,徐云芝,杨欢,等
    现代免疫学. 2017, 37(4): 301-3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 PGE2)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 CIA)小鼠体内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Tfh)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IA小鼠血清前列腺素E代谢物(prostaglandin E metabolite, PGEM)浓度显著升高,小鼠脾脏和淋巴结中CD4+CXCR5+ICOS+Tfh的比例、CD4+Bcl-6+Tfh的比例、CD4+IL-21+T细胞的比例均明显增高,且PGEM与上述细胞比例均呈正相关。该研究表明,CIA中PGE2的表达与Tfh的比例存在正相关性。
  • 王海英,刘良宵,吴福玲,等
    现代免疫学. 2017, 37(4): 308-3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γ-促分泌酶抑制剂阻断Notch信号对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模型大鼠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建立毛支大鼠模型并且尾静脉注射γ-促分泌酶抑制剂(MW167)。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IL-4、INF-γ的水平,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4 mRNA、IFN-γ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NICD、GATA-3、T-bet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MW167注射组较RSV毛支组病理学改变有所减轻;MW167注射组血浆中IL-4水平较RSV组降低,IFN-γ水平增高;肺组织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4 mRNA在MW167注射组表达减弱,IFN-γ mRNA表达增强;Notch信号和GATA-3表达降低,T-bet表达增强。以上结果提示静脉注射γ-促分泌酶抑制剂能够抑制毛支模型大鼠的气道炎症,可能对毛支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 饶春美,高致远,徐玉兵,等
    现代免疫学. 2017, 37(4): 313-3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肝硬化(liver cirrhosis, LC)患者外周血中血清YKL-40(壳多糖酶3样蛋白1)蛋白水平及其在LC中的诊断意义。采用ELISA方法共检测112例LC患者以及114例健康者血清中YKL-40蛋白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其在LC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LC患者肝功能和现有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LC组血清YKL-40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01);将LC组和对照组作比较, ROC曲线分析血清YKL-40蛋白对LC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934(95%置信区间为:0.904~0.964),YKL-40在cutoff值为92.25 ng/mL时,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90.4%;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YKL-40蛋白水平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和FIB-4指数正相关。YKL-40对LC具有良好的诊断效力,能辅助诊断LC并有助于判断LC的严重程度。
  • 符含笑,马攀红,魏高辉,等
    现代免疫学. 2017, 37(4): 317-3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诱导过程中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CD4+CD25+Foxp3+ Treg、效应T细胞(effector T cell, Teff)的变化及作用。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MOG35-55)免疫C57BL/6小鼠诱导EAE;用流式细胞仪分析EAE发病初期及高峰期脾脏和CNS浸润Treg、Th1和Th17的变化。MOG35-55肽诱导产生典型的EAE症状,脊髓可见大量的单个核细胞浸润;EAE发病前,脾脏Treg、Th1、Th17数量增加,随着EAE临床症状的出现,脾脏Treg、Teff均减少;EAE发病前既有少量Teff迁移至CNS,主要为Th17;EAE发病高峰期,CNS内Th17比例降低,Th1比例及数量显著增加;EAE发病前CNS可见少量Treg存在,发病后大量Treg迁移至CNS,但不能抑制CNS的炎症反应。以上结果提示,Th17可能参与了CNS免疫损伤的启动,而CNS浸润的Thl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EAE发病高峰期脾脏Treg伴随着Teff大量迁移至CNS,但不能控制EAE的进展。
  • 蒋莉莉,李倩阳,甘秋红,等
    现代免疫学. 2017, 37(4): 323-3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菠萝蛋白酶诱导小鼠急性过敏性气道炎症中2型固有淋巴细胞(group 2 innate lymphoid cell, ILC2)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对未致敏BALB/c雌性小鼠在第1天和第3天给予菠萝蛋白酶滴鼻,ELISA检测12 h内小鼠肺组织匀浆上清中IL-33变化,5 d后处死小鼠,肺组织切片病理观察,瑞氏染色计数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含量,流式检测肺组织中ILC2数量变化,ELISA检测BALF中IL-5、IL-13水平。结果显示,菠萝蛋白酶诱导气道上皮细胞产生IL-33,3 h时开始,6 h时达高峰;菠萝蛋白酶滴鼻小鼠肺组织切片显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杯状细胞黏液分泌增加,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加,IL-5和IL-13含量增加,流式检测肺组织中ILC2数量增多。研究表明,菠萝蛋白酶刺激小鼠气道上皮细胞释放IL-33,引起小鼠肺ILC2活化增殖并分泌大量Th2型细胞因子,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急性过敏性气道炎症表现,提示ILC2促进早期急性过敏性气道炎症的发生。
  • 郑乐朋,徐莉敏,刘春艳,等
    现代免疫学. 2017, 37(4): 328-3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和足月儿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gG水平差异。根据胎盘病理活检结果,选母亲为绒毛膜羊膜炎68例,其对应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也为68例,再收集正常母亲及正常出生的婴儿20例作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和足月儿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细胞数量,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和足月儿血清中IgG含量。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外周血CD3+、CD4+、CD19+、CD4+/CD8+等T细胞、NK细胞数量明显低于足月儿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外周血CD8+T细胞数量略高于足月儿外周血CD8+T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血清IgG含量明显低于足月儿血清IgG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且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CD4+T细胞数量和胎龄呈正相关(P < 0.05,r=0.619)。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细胞免疫在新生儿免疫中占主导地位,提高新生儿免疫功能将对降低新生儿疾病感染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黎村艳,陆建国,肖金红,等
    现代免疫学. 2017, 37(4): 331-3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价以玻璃为载体的微阵列芯片法对ENA抗体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及其在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以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WB)和以玻璃为载体的微阵列芯片法(Microarray)分别对508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15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进行了检测,并与WB比较。结果显示:与WB方法相比,玻璃载体微阵列芯片法检测的结果如下:Sm/nRNP灵敏度为98.95%,特异度为99.82%;Sm灵敏度为97.18%,特异度为99.49%;SSA灵敏度为95.29%,特异度为98.73%;SSB灵敏度为96.10%,特异度为99.83%;Scl-70灵敏度为98.48%,特异度为99.66%;PM-Scl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9.49%;Jo-1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9.67%;CENP-B灵敏度为98.39%,特异度为99.67%;PCNA灵敏度为98.33%,特异度为99.83%;dsDNA灵敏度为95.28%,特异度为99.64%;核小体灵敏度为96.70%,特异度为99.30%;组蛋白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8.16%;核糖体P蛋白灵敏度为92.50%,特异度为99.83%;AMA-M2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99.67%。从检测结果来看,阳性一致率为97.11%,阴性一致率为99.49%。微阵列芯片法与WB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用微阵列芯片法可同时检测14项ENA抗体谱,操作简单、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具有完成多种项目同时检测的作用,结果可用仪器和软件来自动判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门连超,赵勤,何树梅,等
    现代免疫学. 2017, 37(4): 335-3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藏药兔耳草醇提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随机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兔耳草醇提物组,模型组用醋酸泼尼松,均连续灌胃给药15 d,检测胸腺脾脏指数、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迟发型超敏反应和脾脏T细胞亚群变化。后进行小鼠廓清指数的测定及IL-2、IL-4、IL-6、IFN-γ的检测。与模型组相比,兔耳草醇提物组中剂量组(4.0 g/kg)和高剂量组(8.0 g/kg)可显著提高小鼠胸腺脾脏指数(P < 0.01),同时增强血清溶血素含量(P < 0.01)和DNFB所致迟发型超敏反应。此外,通过流式细胞仪对各组小鼠脾脏中CD3+T、CD4+T、CD8+T的检测发现,各剂量兔耳草醇提物组可增加小鼠脾脏T细胞的活化与数量。在廓清实验中,各剂量组均可提升小鼠的廓清指数,但只有高剂量组有差异性(P < 0.05)。此外,兔耳草醇提物各剂量组可提升小鼠的IL-2水平,且有一定的剂量关系;高、中剂量组能够增加IL-4的含量,高、低剂量组能够提升IFN-γ的水平(P < 0.05,P < 0.01);中剂量组能够增加IL-6的含量(P < 0.05)。由此提示藏药兔耳草醇提物可以从多方面调节小鼠的免疫功能。
  • 综述
  • 蔡珺,彭艳霞,施蕾,等
    现代免疫学. 2017, 37(4): 342-3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可选的临床药物有限,且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已知自身抗原的暴露被免疫系统识别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键起始环节,而产生的自身抗体又是致病的主要因素。当前,精准医学已经成为疾病防治的共识,采用特异性的封闭分子(如“诱饵抗体”或“诱饵抗原”)精准靶向自身抗原和自身抗体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势在必行。同时,它能够避免影响机体正常的免疫应答,有望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也将引领该领域新药研发的潮流。本文对设计或制备的“诱饵抗体”和“诱饵抗原”靶向自身抗原和自身抗体防治2种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和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荣昊,任伟宏,冯倩,等
    现代免疫学. 2017, 37(4): 346-3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未成熟骨髓细胞(immature myeloid cell, IMC)是一个异质造血细胞群体,它主要存在于骨髓,并少量存在于外周血中。在健康个体中,IMC在骨髓内产生并分化为成熟的粒细胞、巨噬细胞或DC。然而,在病理条件下,例如癌症,IMC的分化途径受到部分阻滞而导致其大量增殖,IMC的大量增殖大大促进了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引发了肿瘤的免疫逃逸。本文就IMC在肿瘤免疫逃逸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杨春青,薛庆节,白波
    现代免疫学. 2017, 37(4): 350-3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巨噬细胞,作为机体的专职高效吞噬细胞,在凋亡细胞的清除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对凋亡细胞诱导的免疫反应也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机体产生的自身抗原由巨噬细胞吞噬后向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提呈在免疫应答或维持自身免疫耐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反,凋亡细胞的吞噬通路异常则有可能导致系统性或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本文综述了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之后对机体免疫调节的影响,特别是凋亡细胞被吞噬之后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免疫耐受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