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现代免疫学》官方网站,今天是

本期目录

2021年, 第41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1-01-30
  

  • 全选
    |
    专家述评
  • 卫潇茗,王晨光,张睿,等
    现代免疫学. 2021, 41(1):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金属元素在很多生命过程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是人体中必不可少的成分。许多金属元素在免疫系统中的应用已具有较长的历史。金属免疫学是研究金属离子及其化合物参与免疫细胞发育、免疫应答和免疫调控等过程的学科。金属免疫学这个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对金属元素在免疫学中的重要性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近年来,许多关于金属元素在免疫系统中的功能的研究成果令人振奋。该文简述了锰、钙、铁和锌等几种常见金属元素在免疫系统中的功能,提出了锰作为危险相关分子模式(danger-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DAMP)或警报素的工作模型并阐述其作为天然免疫激动剂的实际应用,最后对金属免疫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论著
  • 贺明,张颖婷,魏倩,等
    现代免疫学. 2021, 41(1): 8-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LPS所致急性肝脏炎症反应和肝损伤过程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 SIRT2)的表达及作用,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2组,分别腹腔注射LPS和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 NS)。处理24 h后,研究发现相较于NS组,LPS组小鼠肝指数(liver index, LI)增加(P<0.05),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同时,肝组织HE、F4/80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染色结果显示,LPS组小鼠肝脏发生明显的炎症反应和肝细胞凋亡。而且,肝脏组织中 SIRT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与体内实验结果不同,体外给予AML12肝细胞LPS刺激后,肝细胞凋亡数及SIRT2 mRNA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LPS刺激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后其上清液可显著抑制AML12细胞的SIRT2 mRNA表达(P<0.05)。同时,SIRT2敲减可导致LPS作用下AML12肝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P<0.05)。以上结果提示,LPS通过作用于巨噬细胞下调肝细胞中SIRT2的表达,进而抑制肝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 张彦芬,高大,易媛媛,等
    现代免疫学. 2021, 41(1): 14-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丹皮酚(paeonol,Pae)调控miR-106a-5p/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通路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法验证miR-106a-5p对PTEN的靶向作用。用不同浓度Pae处理K562细胞,分别构建miR-106a-5p抑制表达和经Pae处理的miR-106a-5p过表达或PTEN抑制表达K562细胞株,qRT-PCR检测miR-106a-5p和PTEN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PTEN、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Bcl-2、p21和Bax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K562细胞增殖能力;FACS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PTEN是miR-106a-5p的靶基因,miR-106a-5p负向调控PTEN的表达;Pae处理可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可抑制白血病细胞miR-106a-5p、CyclinD1和Bcl-2的表达,促进PTEN、Bax和p21的表达(均P<0.05);同时,抑制miR-106a-5p表达可抑制K562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均P<0.05);miR-106a-5p过表达或抑制PTEN表达均可部分逆转Pae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有P<0.05)。由此,Pae通过下调miR-106a-5p/PTEN信号通路蛋白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 郑乃盛,汪婷婷,袁向亮,等
    现代免疫学. 2021, 41(1): 24-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TAM)外泌体促进胃癌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的机制,采用体外诱导M2型巨噬细胞的方法模拟TAM,通过超速离心法提取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M2 macrophages' exosome,M2e),并与胃癌细胞共培养以获得摄取了M2e的胃癌细胞,再与CD8+T细胞进行共培养。使用天冬氨酸半胱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Caspase)-3/7的荧光底物和AnnexinV-7-氨基放线菌素D (7-amino-actinomycin D,7-AAD)试剂检测胃癌细胞的凋亡情况,以评估T细胞的杀伤作用。利用MicroArray技术深入探索M2e影响胃癌细胞的信号通路,并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流式细胞术对这一信号通路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结果显示,胃癌细胞能大量摄取M2e。相比未摄取M2e的胃癌细胞,摄取了M2e的胃癌细胞与活化T细胞共培养后,凋亡比例下降,说明其能减弱CD8+T细胞的杀伤作用。MicroArray结果显示,摄取了M2e的胃癌细胞IFN通路被广泛激活。IFN通路激活能促进胃癌细胞表达PD-L1,进而使活化的CD8+T细胞的杀伤功能减弱,因此胃癌细胞产生了免疫逃逸。该研究揭示,巨噬细胞与胃癌细胞的信息交互作用使胃癌细胞产生了抗免疫杀伤作用,胃癌细胞免疫逃逸可能与TAM外泌体有潜在联系。
  • 朱子菲,黎村艳,曹友德,等
    现代免疫学. 2021, 41(1): 3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价微阵列芯片法对呼吸道病原体IgM检测的效能及其在诊断近期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微阵列芯片法(microarray)和ELISA检测1 463例疑似呼吸道病毒感染者(病例组)和806例非呼吸道病原体感染者或健康体检者(阴性对照组)的血清样本。结果显示,与ELISA相比,微阵列芯片法检测结果如下:腺病毒(adenovirus, ADV)阳性符合率为94.7%,阴性符合率为97.5%;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阳性符合率为94.9%,阴性符合率为97.7%;流感病毒A型(influenza virus type A, IFV-A)阳性符合率为95.3%,阴性符合率为97.9%;流感病毒B型(influenza virus type B, IFV-B)阳性符合率为93.3%,阴性符合率为97.9%;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 PIV)阳性符合率为93.3%,阴性符合率为97.4%;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阳性符合率为94.0%,阴性符合率为98.0%;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 CP)阳性符合率为93.6%,阴性符合率为97.3%。微阵列芯片法与ELISA检测急性感染期患者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1.2%、90.3%、86.8%、88.9%、93.5%、93.8%和93.8%。由此,微阵列芯片法与ELISA结果相比具有较高的符合率。使用该方法可一次检测血清样本中7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滴度,具有操作简便、通量高、灵敏度、特异度高等优点,对近期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廖伟荣,叶卫平
    现代免疫学. 2021, 41(1): 36-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为评估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转录体1(long non-coding RNA nuclear enriched abundant transcript 1, lnc-NEAT1)/miR-124轴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风险的预测作用,并探讨其与肺部通气功能、疾病严重程度及炎症的关联,连续纳入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95例、缓解期哮喘患儿95例及健康对照儿童90例。哮喘患儿和健康儿童均进行肺部通气功能检测,并采集其外周血以检测血浆中lnc-NEAT1和miR-124的表达水平及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和IL-17)水平,评估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结果显示,lnc-NEAT1/miR-124轴在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中的表达量较缓解期哮喘患儿和健康儿童高(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表明,lnc-NEAT1/miR-124轴可很好地区分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与健康儿童[AUC 0.894,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50~0.938]、缓解期哮喘患儿(AUC 0.830,95% CI 0.774~0.886),且能区分缓解期哮喘患儿与健康儿童(AUC 0.642,95% CI 0.562~0.722)。在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中,lnc-NEAT1/miR-124轴表达量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和FEV1%预计值均呈负相关(P<0.001),与TNF-α、IL-1β、IL-6和IL-17呈正相关(P<0.05),与急性发作期哮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01)。在缓解期哮喘患儿和健康儿童中,lnc-NEAT1/miR-124轴表达量与肺通气功能无关联,而与TNF-α、IL-1β、IL-6和IL-17呈正相关(P<0.05)。该研究表明,循环lnc-NEAT1/miR-124轴在哮喘患儿中呈高表达,可预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且其高表达与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较差的肺通气功能、疾病严重程度和炎症水平相关。
  • 马海浩,陈柯,赵亚男,等
    现代免疫学. 2021, 41(1): 43-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观察4周运动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半暗带区嘌呤能受体7(P2X purinoceptor 7,P2RX7)、天冬氨酸半胱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Caspase-1)、天冬氨酸半胱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1,Caspase-11)、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蛋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运动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将90只SPF级雄性SD大鼠(实验鼠80只,备用鼠10只)随机分为2组,即运动组和非运动组(40只/组)。运动预处理干预后,将运动组随机分成单纯运动组(P组,n=20)和运动预处理模型组(EM组,n=20),将非运动组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S组,n=20)和模型组(CM组,n=20),采用线栓法对CM组和EM组大鼠进行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采用Longa评分标准对其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4周后,神经行为学评分显示,CM组大鼠分数显著高于SS组(P<0.05);红四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显示,CM组、EM组大鼠患侧大脑出现明显的梗死灶(P<0.05);TTC染色、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显示,CM组大鼠患侧大脑梗死面积、组织坏死区域较大,而EM组大鼠患侧大脑梗死程度较CM组有所改善(P<0.05);CM组大鼠血清IL-1β和IL-18水平上升,EM组IL-1β和IL-18水平显著低于CM组(P<0.01);与CM组相比,EM组大鼠脑内P2RX7、Caspase-1、Caspase-11、GSDMD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该研究提示,4周运动预处理可能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起到保护作用。
  • 田滢,张飞,段传新
    现代免疫学. 2021, 41(1): 5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黄芪甲苷对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小鼠的作用及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诱发C57BL/6小鼠AR,并采用低(12.5 mg/kg)、中(25.0 mg/kg)、高(50.0 mg/kg)剂量的黄芪甲苷进行治疗。研究观察小鼠的行为学变化;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观察小鼠鼻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ELISA检测小鼠血清IL-4、IL-6、IL-10、IL-1β、IgE、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VCAM-1)的浓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鼻黏膜组织HMGB1、TLR4、NF-κB及p-NF-κB蛋白表达。结果显示,AR模型小鼠出现剧烈抓鼻、打喷嚏等症状,鼻黏膜组织中炎症细胞严重浸润。黄芪甲苷治疗后,小鼠症状缓解,鼻黏膜组织中炎症细胞减少,HMGB1、TLR4和p-NF-κB蛋白表达水平及血清中IL-4、IL-6、IL-1β、IgE、TNF-α、ICAM-1和VCAM-1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IL-10浓度显著升高(P<0.05)。由此黄芪甲苷对AR小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抑制HMGB1/TLR4/NF-κB通路减少促炎因子的产生可能是黄芪甲苷治疗AR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 陈冰霞,张梦欣,韩孟伊,等
    现代免疫学. 2021, 41(1): 56-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约氏疟原虫感染小鼠脾脏不同免疫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将C57BL/6小鼠分为感染组和正常组,分别经小鼠尾静脉注射约氏疟原虫和生理盐水,8 d后处死感染组和正常组小鼠并分离脾脏,制备单细胞悬液,然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B细胞和NK细胞及其表达的细胞因子IFN-γ、IL-12、IL-10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感染组小鼠脾脏B细胞的百分比[(60.36±3.43)%]较正常组[(54.41±1.67)%]明显升高(P<0.05),其表达IL-12的百分比[(0.70±0.10)%]较正常组[(0.43±0.02)%]明显升高(P<0.01),表达IL-10的百分比[(1.19±0.36)%]和IFN-γ的百分比[(0.16±0.03)%]与正常组[(0.70±0.31)%、(0.13±0.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小鼠NK细胞的百分比[(2.62±0.21)%]与正常组[(3.90±2.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IFN-γ的百分比[(49.42±4.03)%]和IL-12的百分比[(4.06±1.64)%]与正常组[(53.31±9.43)%、(4.35±1.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表达IL-10的百分比[(6.88±0.97)%]较正常组[(4.89±0.43)%]明显升高(P<0.05)。该研究提示,机体感染疟原虫后,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是升高B细胞表达的IL-12水平,而NK细胞可能通过升高IL-10的表达水平抑制其免疫功能。
  • 李雪军,张霞,丁樱,等
    现代免疫学. 2021, 41(1): 6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系膜区C3沉积与肾脏病理及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肾脏病区行肾活检的HSPN患儿249例。采用微量免疫比浊法测定患儿血清IgA、IgM、IgG、C3、C4 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3+、CD4+、CD8+T细胞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对肾组织中IgA、IgM、IgG、C3和纤维蛋白(fibrin,Fib)沉积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根据C3沉积强度,将患儿分为A组135例(-~±,54.2%)、B组83例(+,33.3%)、C组31例(++,12.4%)。在249例患儿中,肾脏病理Ⅰ级1例(0.4%)、Ⅱa级41例(16.5%)、Ⅱb级18例(7.2%)、Ⅲa级100例(40.2%)、Ⅲb级79例(31.70%)、Ⅳ级9例(3.6%)、Ⅴ级1例(0.4%)。C3沉积强度与肾脏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127,P=0.045)。血清补体C3水平与肾小球系膜区C3沉积程度呈负相关(r=-0.210,P=0.001)。IgA、IgM、C4、IgG水平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T与C3沉积程度组间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大部分患儿伴有CD4+/CD8+T下降。血清CD3+、CD4+、CD8+T细胞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HSPN患儿肾脏损伤程度与肾小球系膜区C3沉积有关,C3沉积程度越高,肾脏损伤越严重,相应的血清补体C3水平也越低,反映出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
  • 综述
  • 张妮,梁世倩,高春辰,等
    现代免疫学. 2021, 41(1): 66-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组织定居巨噬细胞(tissue-resident macrophage, TRM)是机体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通过吞噬和提呈抗原等过程参与清除组织碎片、抵抗病原体感染以及修复损伤组织,参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近年的研究发现,在同一组织中存在着不同起源和功能的巨噬细胞,它们在机体感染、纤维化和肿瘤等疾病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因此,文章从TRM的起源、分化及功能角度,综述了其在肺脏、肝脏和心脏纤维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期望为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策略。
  • 毕俊杰,倪振华,王雄彪
    现代免疫学. 2021, 41(1): 7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最近几年研究发现,一种固有免疫细胞——2型ILC(ILC2),它能够在早期即参与哮喘气道炎症反应及固有免疫应答,对组织重塑、修复也起重要作用。目前认为,ILC2可作为Th2的“镜像细胞”,能分泌大量的IL-13、IL-5、IL-4及IL-9等细胞因子,并与哮喘不同效应细胞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哮喘的发生与发展。因此,文章将从不同效应细胞与ILC2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探讨ILC2与哮喘发病机制的联系。
  • 黄梦贞,王诗轩,李菲
    现代免疫学. 2021, 41(1): 74-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过渡性B细胞(transitional B cell, TrB)是处于骨髓未成熟B细胞与外周成熟B细胞间的关键发育阶段。近年研究发现,TrB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表现为自身反应性未成熟B细胞明显增多。靶向B细胞治疗通过影响TrB的生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可能,但其产生及特征仍存在争议,文章主要介绍了目前已知的TrB产生机制及B细胞靶向治疗对其的影响。
  • 刘成兴,林吉斌,李大主
    现代免疫学. 2021, 41(1): 79-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ILC是新近被发现的一类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炎症性疾病中起调控作用的免疫细胞。最近有研究发现,其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的疾病调控过程。文章就不同ILC亚群在AS及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等AS相关危险因素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闫婷婷,李军霞
    现代免疫学. 2021, 41(1): 84-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病因不明,具有家族遗传倾向,与HLA-B27相关,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是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病变。近年来,随着对肠道微生物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AS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该文主要就AS患者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参与AS发病的机制及菌群紊乱的治疗方面作一综述。
  • 简讯
  • 董晨
    现代免疫学. 2021, 41(1): 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现代免疫学》编辑部
    现代免疫学. 2021, 41(1): 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